- 】:【选修2-1】1.1 命题的概念
- 1.2 习题课
- 2.1 量词的概念
- 2.2 习题课
- 3.1 逻辑连接词
- 3.2 命题真假推断
- 3.3 习题课
- 4.1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
- 4.2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应用和证明
- 4.3 习题课
- 5.1 四种命题的概念
- 5.2 四种命题的出题类型
- 5.3 习题课
- 6.1 曲线与方程1
- 6.2 曲线与方程2
- 6.3 曲线与方程3
- 7.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1
- 7.2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
- 7.3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3
- 7.4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4
- 8.1 椭圆的几何性质1
- 8.2 椭圆的几何性质2
- 8.3 椭圆的几何性质3
- 9.1 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
- 9.2 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2
- 9.3 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3
- 9.4 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4
- 9.5 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5
- 10.1 双曲线1
- 10.2 双曲线2
- 10.3 双曲线3
- 10.4 双曲线4
- 11.1 双曲线几何性质1
- 11.2 双曲线几何性质2
- 11.3 双曲线几何性质3
- 12.1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1
- 12.2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2
- 12.3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3
- 13.1 抛物线极其标准方程1
- 13.2 抛物线极其标准方程2
- 13.3 抛物线极其标准方程3
- 14.1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1
- 14.2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2
- 14.3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3
- 15.1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1
- 15.2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2
- 15.3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3
- 16.1 章末归纳总结
- 16.2 专题一
- 16.3 专题二
- 16.4 专题三
- 16.5 专题四专题五
- 16.6 专题六
- 17.1 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1
- 17.2 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2
- 17.3 共线向量与共面向量1
- 17.4 共线向量与共面向量2
- 18.1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1
- 18.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2
- 18.3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3
- 18.4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4
- 19.1 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1
- 19.2 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2
- 19.3 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3
- 19.4 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4
- 20.1 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1
- 20.2 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2
- 21.1 向量法在空间平行关系中的应用1
- 21.2 向量法在空间平行关系中的应用2
- 21.3 向量法在空间平行关系中的应用3
- 22.1 向量法在空间垂直关系中的应用1
- 22.2 向量法在空间垂直关系中的应用2
- 22.3 向量法在空间垂直关系中的应用3
- 23.1 利用向量知识求距离1
- 23.2 利用向量知识求距离2
- 23.3 利用向量知识求距离3
- 24.1 用向量方法求空间中的角概述
- 24.2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 24.3 线面角
- 24.4 二面角
- 25.1 用向量方法求空间中的角习题1
- 25.2 用向量方法求空间中的角习题2
- 25.3 用向量方法求空间中的角习题3
- 26.1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章末总结1
- 26.2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章末总结2
- 26.3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章末总结3
- 27.1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章末总结4
- 27.2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章末总结5
- 27.3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章末总结6
- 28.1 复习题1
- 28.2 复习题2
- 28.3 复习题3
- 28.4 复习题4
- 28.5 复习题5
- 【2-1】28.6 复习题6
- 【2-2】1.1 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 1.2 瞬时变化率
- 1.3 平均变化率的应用
- 2.1 瞬时速度与导数的关系
- 2.2 导数的几何意义
- 2.3 导数的计算
- 3.1 习题课(1)
- 3.2 习题课(2)
- 4.1 导数的四则运算
- 4.2 复合函数的导数
- 4.3 导数运算法则综合应用
- 5.1 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
- 5.2 函数单调性的应用
- 5.3 易错题总结
- 6.1 平均变化率习题课
- 6.2 瞬时变化率习题课
- 6.3 导数的几何意义习题课
- 7.1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1)
- 7.2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2)
- 8.1 函数的极值
- 8.2 综合题讲 解
- 8.3 导数单调性
- 8.4 分类讨论思想
- 9.1 最优化和最值问题
- 9.2 习题课(1)
- 9.3 习题课(2)
- 10.1 习题课(1)
- 10.2 习题课(2)
- 11.1 习题课(1)
- 11.2 习题课(2)
- 11.3 习题课(3)
- 12.1 习题课(1)
- 12.2 习题课(2)
- 13.1 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习题课(1)
- 13.2 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习题课(2)
- 13.3 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习题课(3)
- 13.4 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习题课(4)
- 14.1 导数的极值和最值的应用习题课(1)
- 14.2 导数的极值和最值的应用习题课(2)
- 14.3 导数的极值和最值的应用习题课(3)
- 15.1 导数的极值和最值的应用习题课(4)
- 15.2 导数的极值和最值的应用习题课(5)
- 15.3 导数的极值和最值的应用习题课(6)
- 15.4 导数的极值和最值的应用习题课(7)
- 16.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1
- 16.2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2
- 16.3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3
- 17.1 复数的几何意义1
- 17.2 复数的几何意义2
- 17.3 复数的几何意义3
- 18.1 复数的加法与减法1
- 18.2 复数的加法与减法2
- 18.3 复数的加法与减法3
- 19.1 复数的乘法与除法法则1
- 19.2 复数的乘法与除法法则2
- 19.3 复数的乘法与除法法则3
- 20.1 复数复习1
- 20.2 复数复习2
- 21.1 合情推理1
- 21.2 合情推理2
- 21.3 合情推理3
- 21.4 合情推理4
- 22.1 演绎推理1
- 22.2 演绎推理2
- 22.3 演绎推理3
- 23.1 直接证明—综合法与分析法1
- 23.2 直接证明—综合法与分析法2
- 23.3 直接证明—综合法与分析法3
- 23.4 直接证明—综合法与分析法4
- 24.1 直接证明习题课1
- 24.2 直接证明习题课2
- 24.3 常用公式总结
- 25.1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反证法1
- 25.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反证法2
- 25.3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反证法3
- 26.1 数学归纳法1
- 26.2 数学归纳法2
- 26.3 数学归纳法3
- 26.4 数学归纳法4
- 26.5 数学归纳法5
- 27.1 推理与证明综合1
- 27.2 推理与证明综合2
- 27.3 推理与证明综合3
- 28.1 定积分的概念1
- 28.2 定积分的概念2
- 28.3 定积分的概念3
- 28.4 定积分的概念4
- 29.1 定积分的基本定理1
- 29.2 定积分的基本定理2
- 29.3 定积分的基本定理3
- 29.4 定积分的基本定理4
- 30.1 定积分的简单应用1
- 30.2 定积分的简单应用2
- 【2-3】1.1 计数原理
- 1.2 加法原理
- 1.3 乘法原理
- 1.4 加法和乘法原理的利用
- 2.1 排列的概念
- 2.2 排列性质
- 2.3 习题课(一)
- 2.4 习题课(二)
- 3.1 组合的概念
- 3.2 组合数的性质
- 3.3 组合习题课
- 4.1 排列的幂法
- 4.2 相邻捆绑法
- 4.3 元素分析法
- 5.1 不同元素的分配模型(一)
- 5.2 不同元素的分配模型(二)
- 5.3 相同元素的分配问题:隔板法
- 6.1 多面手问题,组数字问题
- 6.2 涂色问题
- 6.3 几何问题
- 7.1 排列组合章末总结(一)
- 7.2 排列组合章末总结(二)
- 7.3 排列组合章末总结(三)
- 8.1 二项式定理与杨辉三角
- 8.2 二项式定理(下)
- 8.3 杨辉三角(上)
- 8.4 杨辉三角(下)
- 9.1 二项式定理习题课(上)
- 9.2 二项式定理习题课(下)
- 9.3 杨辉三角习题课(上)
- 9.4 杨辉三角习题课(下)
- 10.1 期中复习总结(一)
- 10.2 期中复习总结(二)
- 10.3 期中复习总结(三)
- 11.1 随机变量基本概念
- 11.2 随机变量知识点总结
- 11.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一)
- 11.4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二)
- 11.5 超几何分布
- 12.1 条件概率
- 12.2 事件的独立性基本概念
- 12.3 事件的独立性常见题型
- 12.4 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 13.1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期望
- 13.2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方差
- 13.3 正态分布
- 13.4 离散型随机变量章末复习
- 14.1 排列组合思想扩展(一)
- 14.2 排列组合思想扩展(二)
- 15.1 习题课(一)
- 15.2 习题课(二)
- 15.3 习题课(三)
- 16.1 模块综合复习(一)
- 16.2 模块综合复习(二)
- 【2-3】16.3 模块综合复习(三)
- 【4-1】01第1讲 考纲要求
- 02 第2讲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 03 第3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 04 第4讲 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
- 05 第5讲 圆周角定理与圆心角定理
- 06 第6讲 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
- 07 第7讲 圆的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
- 08 第8讲 弦切角的性质
- 09 第9讲 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 【4-1】10 第10讲 习题课
- 【4-4】01 第1讲 平面直角坐标系
- 02 第2讲 极坐标系
- 03 第3讲 简单曲线的极坐标系方程
- 04 第4讲 柱坐标系与球坐标系
- 05 第5讲 参数方程的概念
- 06 第6讲 圆的参数方程及应用
- 07 第7讲 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及应用
- 08 第8讲 直线的参数方程及应用
- 09 第9讲 参数方程与直角方程的互相转化
- 10 第10讲 圆的渐开线与摆线
- 【4-4】11 第11讲 习题课
- 【4-5】1.1 实数的性质和不等式的性质
- 1.2 实数的性质和不等式的性质习题
- 1.3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大小
- 1.4 不等式的性质求范围和不等式的实际应用范围
- 2.1 标准形式及解法和不等式的解集
- 2.2 高次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恒成立的条件、其他不等式的解法
- 2.3 二次根式不等式和指数、对数不等式
- 3.1 基本不等式
- 3.2 几何平均不等式、平均不等式的一般形式
- 3.3 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 4.1 绝对值三角不等式 、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证明
- 4.2 利用绝对值不等式求最值、与二次函数有关的不等式证明问题
- 5.1 简单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复杂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 5.2 含参数的绝对值不等式的问题、绝对值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 6.1 比较法(一)
- 6.2 比较法(二)
- 7.1 综合法和分析法(一)
- 7.2 综合法和分析法(二)
- 8.1 反证法
- 8.2 放缩法
- 9.1 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 9.2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 9.3 排序不等式
- 10.1 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
- 【4-5】10.2 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框图。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
(小侯老师 原创图片)
系列3:包含6个专题。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目曲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实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说明:必修五个模块,选修四个系列,选修一系列为文科必选,选修二系列为理科必选。
必修1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阅读与思考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1.2函数及其表示
阅读与思考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1.3函数的基本性质
信息技术应用用计算机绘制函数图象实习作业
小结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指数函数
信息技术应用借助信息技术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
2.2对数函数
阅读与思考对数的发明
探究也发现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
2.3幂函数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函数与方程
阅读与思考中外历史上的方程求解信息技术应用借助信息技术方程的近似解
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收集数据并建立函数模型
实习作业
小结
复习参考题
必修2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阅读与思考画法几何与蒙日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探究与发现祖暅原理与柱体、椎体、球
体的体积
实习作业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阅读与思考欧几里得《原本》与公理化
方法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探究与发现魔术师的地毯
3.2直线的方程
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阅读与思考笛卡儿与解析几何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四章圆与方程
4.1圆的方程
阅读与思考坐标法与机器证明
4.2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4.3空间直角坐标系
信息技术应用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圆
小结
复习参考题
必修3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
1.2基本算法语句
1.3算法案例
阅读与思考割圆术
小结
第二章统计
2.1随机抽样
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
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
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
2.2用样本估计总体
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