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包罗万象:易经的基本概念
- 02、自强不息——乾卦(上)
- 03、自强不息——乾卦(下)
- 04、厚德载物——坤卦
- 05、创业维艰——屯卦
- 06、草创启蒙 蒙以养正——蒙卦
- 07(上)、守时待命——需卦
- 07(下)、做事谋始——讼卦
- 08(上)、师出有名、纵横天下——师卦
- 08(下)、舍逆取顺——比卦
- 09(上)、以小蓄大——小蓄卦
- 09(下)、以礼待人——履卦
- 10(上)、天地交融——泰卦
- 10(下)、否极泰来——否卦
- 11(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人卦
- 11(下)、顺天休命——大有卦
- 12(上)、卑以自救——谦卦
- 12(下)、守正不阿——豫卦
- 13(上)、随顺时势——随卦
- 13(下)、拨乱反正——蛊卦
- 14(上)、施比受有福——临卦
- 14(下)、察人观己——观卦
- 15(上)、丛林法则 割喉竞争——噬嗑卦
- 15(下)、人文化成——贲卦
- 16(上)、顺势而止——剥卦
- 16(下)、剥极则复 顺势而行——复卦
- 17(上)、内外兼修——无妄卦
- 17(下)、大有作为——大畜卦
- 18(上)、自力更生——颐卦
- 18(下)、自处之道——大过卦
- 19(上)、防范于未然——习坎卦
- 19(下)、化成天下——离卦
- 20(上)、夫妻之道——咸卦
- 20(下)、相爱容易相处难——恒卦
- 21(上)、功成身退——遁卦
- 21(下)、进退有度——大壮卦
- 22(上)、前途光明——晋卦
- 22(下)文明柔顺---明夷卦
- 23(上)、回归家庭——家人卦
- 23(下)、悲欢离合——睽卦
- 24(上)、守正以待——蹇卦
- 24(下)、废一切苦厄——解卦
- 25(上)、先人后己——损卦
- 25(下)、兴盛之始——益卦
- 26(上)、居安思危——夬卦
- 26(下)、阴盛阳衰——姤卦
- 27(上)、慎终追远——萃卦
- 27(下)、把握时机——升卦
- 28(上)、天无绝人之路——困卦
- 28(下)、有福同享——井卦
- 29(上)、除旧布新——革卦
- 29(下)、正位凝命——鼎卦
- 30(上)、谨言慎行——震卦
- 30(下1)、遇险则止——艮卦
- 30(下2)、如何利用筹策占卦——占卦的原则、方法
- 31(上)、循序渐进——渐卦
- 31(下)、人生大事——归妹卦
- 32(上)、持盈保泰——丰卦
- 32(下)、顺时进退——旅卦
- 33(上)、借势而动——巽卦
- 33(下)、心悦诚服——兑卦
- 34(上)、凝聚人心——涣卦
- 34(下)、适可而止——节卦
- 35(上)、诚信为本——中孚卦
- 35(下)、敬慎不败——小过卦
- 36(上)、依时更新——既济卦
- 36(下)、重启生机——未济卦
- 37、系辞传(上)——乾坤定天地
- 38、系辞传(上)——崇德广业 慎密处事
- 39、系辞传(上)——八卦定吉凶 吉凶生大业
- 40、系辞传(上)——自天佑之 吉无不利
- 41、系辞传(下)——世事演绎 天下文明
- 42、系辞传(下)——天下万物 感而遂通
- 43、系辞传(下)——阴阳合德 权变通达
- 44、系辞传(下)——无有师保 如临父母
- 45、说卦传——八卦相错 数往知来
- 46、序卦传——天生地成 阴阳推衍
- 47、序卦传 杂卦传——六十四卦 变化无穷
- 48、心得交流—— 分享易经智慧 助人一生快乐
易经概述
一、《易经》名字简释:
易的释义:基本有四种,1、上日下月为易,2、如蜥蜴变化为易;3、化繁就简为易;4、金乌,大日,生命。
经的释义,也为三个:1、通“径”字,路径;2、经典;3、方法。
综合起来,易经的作用就是指导人们深入观察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认识天地、阴阳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科学奥秘,充分把握天时、地利、人和之际遇,在比较好的环境中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董易奇老师表示涉及三项内容:哲学、修行学、占卜学,但实际上涉及了六项内容:科学、数学、逻辑学、哲学、修行学、占卜学。因此,它成为道教、儒教、阴阳术数的经典,三教在各自领域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和应用。
二、《易经》的产生和发展变化:
历史传说中,有伏羲画八卦、周文王作周易(所以《易经》又被称为《周易》)、孔子修易之说,神话传说中又有连山易祖作易、九天玄女传易等说法。因其年代久远,道、儒、术三教理解有不同,至今关于易如何产生及发展说法不一。从继承较好的道教及术数派来看,基本有天书神授之意。
综合来说,易经是远古众多圣人(或神人)根据大自然(或天道、生命)的发展变化规律经过很长的年代创作并不断修改而成的。其中,经上古圣人(或连山易祖、九天玄女)某一时期集大成,作成《连山古易》。圣人盘古之后世,因时又作《归象易》。又经过很长年代,圣人观察大自然(天道、社会的发展)变化,重修易经,作成《归藏易》传于伏羲。归藏易偏重于个人修行及人类发展的问题。到周文王时,自然及社会环境又发生变化,文王对易经进行了演绎发展,而名周易(周义为周朝,圆周,周转回归)。到孔子时,其所增修易偏重于义理(哲学)。
1994年 ,湖北天星观出土战国楚墓竹简,传说中的《归藏》出土,但是还未整理出来
《连山》不传。
易经来历
《易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用来占筮的书,一般称为《周易》。在《左传》中已有《周易》的记载,如《左传•襄公九年》:“姜曰:‘亡,是于《周易》曰:“随,元亨利贞……”。’《左传•昭公七年》:“孔成子以《周易》筮之。”说明《周易》最晚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了。目前,对《周易》成书的时代,学术界尚有争论,但成于西周前期之说为大多数所接受。
至于《周易》的“周”字,历来说法颇多,如,有人认为:周是“易道周普无所不备”的意思;也有人认为:周易是指周朝。周朝为一般人所接受,很多人认为《周易》的“周”字是朝代的名称。
而《周易》的“易”字解释则更为纷繁。
一说:“易之为字,从日从月,阴阳具矣。”“易者,日月也。”“晶月为易,刚柔相当。”
一说:“易 ,飞鸟形象也。”
一说:“易,即蜴。蜥蜴因环境而改变自身颜色,日之易,取其变化之义。”
清代陈则震著《周易浅述》,将“易”的定义归之为二:
曰:交易,阴阳寒暑,上下四方之对待是也;
曰:变易,春夏秋冬,循环往来是也。
无论何种解释,说《周易》是讲阴阳两种势力相互作用,产生万物,“刚柔相推,变在其中”,则是不会错的。
到了西汉,儒家学派将《周易》与《诗》、《书》、《礼》、《乐》、《春秋》等奉为经典,称为“六经”。于是《周易》又被称为《易经》。
八卦符号
(一)八卦歌诀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二)八卦代数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三)八卦方位
乾:西北。坎:北。艮:东北。震:东。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
(四)八卦五行
乾、兑(金);震、巽(木);坤、艮(土);离(火);坎(水)。
(五)八卦生克
乾、兑(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离(火),离(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兑(金)。
乾、兑(金)克震、巽(木),震、巽(木)克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离(火),离(火)克乾、兑(金)。
(六)八卦旺衰
乾、兑旺于秋,衰于冬;震、巽旺于春,衰于夏;
坤、艮旺于四季,衰于秋;离旺于夏,衰于四季;
坎旺于冬,衰于春.(四季是指每个季节的后一个月)
六十四卦
上下经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一、《易经》名字简释:
易的释义:基本有四种,1、上日下月为易,2、如蜥蜴变化为易;3、化繁就简为易;4、金乌,大日,生命。
经的释义,也为三个:1、通“径”字,路径;2、经典;3、方法。
综合起来,易经的作用就是指导人们深入观察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认识天地、阴阳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科学奥秘,充分把握天时、地利、人和之际遇,在比较好的环境中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董易奇老师表示涉及三项内容:哲学、修行学、占卜学,但实际上涉及了六项内容:科学、数学、逻辑学、哲学、修行学、占卜学。因此,它成为道教、儒教、阴阳术数的经典,三教在各自领域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和应用。
二、《易经》的产生和发展变化:
历史传说中,有伏羲画八卦、周文王作周易(所以《易经》又被称为《周易》)、孔子修易之说,神话传说中又有连山易祖作易、九天玄女传易等说法。因其年代久远,道、儒、术三教理解有不同,至今关于易如何产生及发展说法不一。从继承较好的道教及术数派来看,基本有天书神授之意。
综合来说,易经是远古众多圣人(或神人)根据大自然(或天道、生命)的发展变化规律经过很长的年代创作并不断修改而成的。其中,经上古圣人(或连山易祖、九天玄女)某一时期集大成,作成《连山古易》。圣人盘古之后世,因时又作《归象易》。又经过很长年代,圣人观察大自然(天道、社会的发展)变化,重修易经,作成《归藏易》传于伏羲。归藏易偏重于个人修行及人类发展的问题。到周文王时,自然及社会环境又发生变化,文王对易经进行了演绎发展,而名周易(周义为周朝,圆周,周转回归)。到孔子时,其所增修易偏重于义理(哲学)。
1994年 ,湖北天星观出土战国楚墓竹简,传说中的《归藏》出土,但是还未整理出来
《连山》不传。
易经来历
《易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用来占筮的书,一般称为《周易》。在《左传》中已有《周易》的记载,如《左传•襄公九年》:“姜曰:‘亡,是于《周易》曰:“随,元亨利贞……”。’《左传•昭公七年》:“孔成子以《周易》筮之。”说明《周易》最晚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了。目前,对《周易》成书的时代,学术界尚有争论,但成于西周前期之说为大多数所接受。
至于《周易》的“周”字,历来说法颇多,如,有人认为:周是“易道周普无所不备”的意思;也有人认为:周易是指周朝。周朝为一般人所接受,很多人认为《周易》的“周”字是朝代的名称。
而《周易》的“易”字解释则更为纷繁。
一说:“易之为字,从日从月,阴阳具矣。”“易者,日月也。”“晶月为易,刚柔相当。”
一说:“易 ,飞鸟形象也。”
一说:“易,即蜴。蜥蜴因环境而改变自身颜色,日之易,取其变化之义。”
清代陈则震著《周易浅述》,将“易”的定义归之为二:
曰:交易,阴阳寒暑,上下四方之对待是也;
曰:变易,春夏秋冬,循环往来是也。
无论何种解释,说《周易》是讲阴阳两种势力相互作用,产生万物,“刚柔相推,变在其中”,则是不会错的。
到了西汉,儒家学派将《周易》与《诗》、《书》、《礼》、《乐》、《春秋》等奉为经典,称为“六经”。于是《周易》又被称为《易经》。
八卦符号
(一)八卦歌诀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二)八卦代数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三)八卦方位
乾:西北。坎:北。艮:东北。震:东。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
(四)八卦五行
乾、兑(金);震、巽(木);坤、艮(土);离(火);坎(水)。
(五)八卦生克
乾、兑(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离(火),离(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兑(金)。
乾、兑(金)克震、巽(木),震、巽(木)克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离(火),离(火)克乾、兑(金)。
(六)八卦旺衰
乾、兑旺于秋,衰于冬;震、巽旺于春,衰于夏;
坤、艮旺于四季,衰于秋;离旺于夏,衰于四季;
坎旺于冬,衰于春.(四季是指每个季节的后一个月)
六十四卦
上下经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